内容:
自今年7月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首次在单月突破了50%的里程碑,并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持续保持了这一势头。在这股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构建补能网络的充电运营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充电领域现已涌现出众多竞争者,市场格局逐渐清晰。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联盟成员单位共上报了332.9万台公共充电桩。在这些充电桩中,全国运营充电桩数量排名前15的充电运营企业占据了超过87%的市场份额。其中,行业龙头特来电运营的充电桩数量超60万台,占总量的近20%。
11月5日,由充电桩网、充换电百人会、光储充换产业联盟主办的2024第五届中国国际充换电运营商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超充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大会现场,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朱金星接受了南都·湾财社记者的专访,以从业者角度分析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公司竞争优势。
朱金星指出,第三方运营充电站与车企自营充电站的核心区别在于,各自的目标定位有所差异。第三方投资运营商以运营及未来生态能源的可拓展性为导向,服务的客户群体更为广泛,因此在布局和系统规划方面更为全面。这也是第三方运营商的优势所在。以特来电为例,其从设备生产制造到运营服务,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在数据和生态层面寻求更多拓展,研发了包括数字化管理平台、城市运营平台、安全管理平台和虚拟电商平台四大平台。
在充电桩技术迭代方面,朱金星表示,特来电并非市场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而是创新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特来电关注充电安全、研发了两层安全防护技术,并推出了群管群控的充电网系统架构。其自主研发的专为公交充能的充电弓等产品,充电功率已达到1000kW水平,这些技术都体现了特来电与车企在定义、要求和规划上的差异。
关于充电运营企业的盈利问题,朱金星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非利用率高了就能挣钱。充电站的盈利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利用率。他指出,利用率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变量,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同车辆应用场景、选址,甚至新能源车的类型,都会对利用率产生影响。
朱金星认为,充电行业空间巨大,但三大痛点并存。首先是安全问题,产品和平台的执行标准不一,加之各地政策的差异性,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局面。其次,市场秩序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市场化竞争的初期,价格战和产品质量的不均衡成为了普遍现象。第三,游离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企业开始在区域和行业层面进行深耕。
不过,朱金星相信,这些痛点并非难以逾越的高山。他表示,这是时间问题、政策问题以及标准化的问题。未来,行业一定会面临洗牌,秩序一定会规范,大家的盈利性也会越来越多地得到保障,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圳市嘉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特来电朱金星:充电桩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但这三大痛点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