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织密社区医疗“安全网”,让群众享有便捷、优质医疗服务
正文:
看病就医,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头等大事”。在西安,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成为市政协关注的重点。10月31日,市政协召开月度协商会,就“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进行深度协商、靶向建言。
随着西安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9所、乡镇卫生院14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71所、村卫生室2636所,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街道、镇、村全覆盖。然而,如何让老百姓愿意来、看好病、少花钱,仍是社区医疗机构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樊军荣表示,目前市、区两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新增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市级质控中心及区县级质控小组数量也有所增加。同时,通过“资源下沉、基层首诊、医院手术、社区康复”的“卫星医院”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市政协委员、西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连红指出,社区医疗机构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建议通过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推动上级医院专家下沉、基层人才跟班学习,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提高社区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作为西安市中心城区之一,新城区虽然拥有众多大型公立医疗机构,但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仍有待提高。市政协委员、新城区财政局收费管理所所长李睿认为,只要基层有能力承接患者,客观上就能实现患者回流基层。他建议,通过加大医联体及分级诊疗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
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人员老龄化、专业人才缺乏。市政协委员、莲湖区北院门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权小英建议,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工作,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三、聚焦“一老一小”健康需求
市政协委员、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卫晓丽建议,开设社区“专家门诊”、互联网“名医会诊室”,提升社区医疗服务专业化服务能力;创建针对老年人的“康复病房”“老年护理病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住院诊疗、康复休养的医疗保障。
市政协委员、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柏华建议,融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内容,扩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综合性和多元性,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通过此次协商会,市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贡献智慧与力量。
记者: 满淑涵 图源: 西安政协、西安日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圳市嘉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针对社区医疗这件“头等大事”,西安市政协深度协商、靶向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