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化石,许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念

最常见的化石,许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念

习秋安 2024-11-23 百科资讯 583 次浏览 0个评论

最常见的化石,许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念

标题:䗴:地球古海洋的繁盛与灭绝的见证者

正文

最常见的化石,许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念

“䗴”(tíng)这个字,大多数人可能连它怎么读都不知道,但它们曾经是地球海洋里无处不在的繁盛生物。䗴是一类生活在古生代海洋中的微小的单细胞原生生物,属于有孔虫门的䗴目。它们的外形多种多样,大多数呈光滑的纺锤形,中部粗大,两头尖锐,“䗴”这个中文译名也是由此而来。

䗴目最早出现于距今4.44~4.26亿年前早志留纪的兰达弗里阶,当时奥陶纪末的大灭绝才刚结束不久,上升的全球气温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珊瑚礁在阳光明媚的温暖浅海茁壮地生长,各种全新的动物出现在志留纪的海洋中,取代了衰落的奥陶纪动物群。

可不要小看䗴这简简单单的方解石外壳,研究显示,䗴的外壳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复杂的多层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显示䗴目能够与单细胞藻类,蓝藻或其他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共生,并通过光合作用为自己提供能量。这一在有孔虫门中首次演化出的“绝技”,也许是䗴能在漫长的时光中一直保持繁盛的秘诀。

然而,兰达弗里阶结束时的灭绝事件,消灭了全世界海洋中50%种类的三叶虫和80%的牙形石Conodont。然而䗴目却挺过了这场灭绝,不仅种类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愈加繁盛,体型越来越大,形态也变得千变万化。在全世界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都发现过䗴目的化石,足以一窥它们在当时的繁荣。

时间来到了距今3.467-3.309亿年前石炭纪的维宪阶,此时海洋中的䗴目达到了它们的鼎盛时期。石炭纪的海洋更加生机勃勃,充满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史前“海怪”。然而,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可以永远繁荣,䗴目也不例外。

距今约2.519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位于今天西伯利亚地区的火山,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喷发。火山活动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引发全球海洋大面积的升温、缺氧和酸化。对生活在海洋表层的浮游生物,尤其是像䗴目这样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且拥有碳酸钙构成的外壳的有孔虫来说,这样的变化毫无疑问是致命的。

二叠纪末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曾出现最严重的灭绝事件,81%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其中就包括了最后的䗴目。辉煌的生命乐章,就这样在一场毁天灭地的恐怖灾难中永远画上了句号。

在现代全世界的海洋中,依然生存着大量的有孔虫门生物。它们和灭绝的䗴目一样,体型微小,数量繁多,作为海洋食物金字塔的基石养育着不计其数的海洋动物。然而它们也和䗴目一样,对海水温度和酸碱度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面对短时间内发生的气候剧变尤其脆弱。在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的今天,回顾䗴目从兴盛走向灭亡的过程,也许能在我们面对愈发不确定的未来时,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圳市嘉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最常见的化石,许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念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